2017年 10月,電感工廠的情況有些尷尬,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原材料上漲,尤其是電感核心材料銅線以及磁芯價格上漲;二是電感工廠面向的客戶——主要是有需求的各類電子產品廠家不愿意上調電感采購價格,甚至部分工廠對電感元件供應商有季度性降價的習慣。面對被漲價嚴重壓縮的利潤空間,目前東莞深圳兩地的電感工廠已經陷入兩難。按原電感價格接單可能面臨虧損,不接單則可能流失客戶,一些中小型電感廠家甚至可能資金斷裂。
家電行業利好,難以形成電感行業助力
小編據行業網站大比特及中國電子網消息,2017年10月,中國家電零售仍然保持較高增長,據國慶黃金周國美、蘇寧銷售數據顯示,高端家電(價值7000元以上)同期增長近170%。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家電行業凈利潤普遍減少。常用電感產品一大部分供應的就是家電行業,受其利潤減少的影響,家電電感價格想要上調,會有不小的難度。
唯一可能例外的也只有高端家電生產長家的電感供應商有可能達成電感價格上調協議。普通家電,小家電產品生產廠家甚至有向電感工廠要求降價的傾向。
電感廠家的出路或依賴手機電感需求
與家電市場同樣火熱的還有智能手機市場,電感行業人士都知道,手機內一般以使用小型一體成型貼片電感為主,其使用量占據了貼片電感銷售量近半份額。中國產手機在國際市場份額正在增長。據新浪科技等國內知名媒體透露,國內市場,今年10月,國產手機品牌超過iphone,而在印度市場,小米手機成印度手機銷量第二,OPPO,VIVO,聯想緊隨其后,占據印度手機銷售總量的一半。
行業分析人士稱,手機銷量巨增這將刺激一體成型電感的需求,而一體成型電感是電感廠家保有較高利潤的一種產品,若上述幾家國產手機電感均采購自國內電感公司,可以稍微緩解電感廠家的困境。
日前,據行內知情人士稱,有部分電感廠家已經上調了電感采購價格。作為電感采購方的電子廠為降低成本,趁著調價前加大了電感定單量。一些小型工廠將于本月底停止向不接受高價的電子廠供貨。